2010-08-05 00:06:00出處:PCbaby作者:佚名
當孩子哇哇落地時,為人父母常迫不及待地猜想:我的孩子有沒有健康?聰明過人?未來的成就如何?培育一個健康又聰明的孩子,可說是天下父母都殷切期盼的。 人類腦部的發育是從胎兒時期開始,一直到6歲以后逐漸趨于完成,所以“智能提升從零歲開始”、“3歲定終生”、“6歲決定一生”不僅只是宣傳標語,懷孕時期與嬰幼兒時期的營養攝取是滯充足,是腦部正常成長發育的關鍵期。因此在孕期注意飲食、起居的正常,補充腦部發育所需要的足夠營養,也為寶寶的智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。 另外,大腦發育完成后,也要注意營養的攝取以維持腦內豐富的成份,供給充足的神經傳導物質,并且避免不良的飲食型態,造成大腦的提早退化。人的智能高低雖是天生,但后天的學習與開發是占成功的重要因素,同樣的,注意營養的攝取,也能為智能的發展達到加分的效果。 促進智能發展的相關營養 醫學的進步,許多研究已經幫父母確認,某些食物有助于頭腦的思考與學習。不只是孩子,連大人都可以從聰明的食物中得到好處。建議適量補充下列食物,可使腦神經細胞活躍,增強思考及記憶力,促進智能發展: 1.蛋白質 食物中的蛋白質之所以會影響大腦動作,是因為蛋白質提供的氨基酸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制造。氨基酸主要有兩種,一是酪胺酸,另一個是色胺酸;這兩種氨基酸影響四種神經傳導物質,血清素(由色胺酸制造)、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(由酪胺酸制造)。兩個因素會影響大腦緊酸或放松,就是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,也就是色胺酸和酪胺酸的比例。適當補充蛋白質會使腦神經細胞的代謝更活潑。(例如:魚、肉、豆、蛋、奶類) 2.碳水化合物(含糖類的食物) 大腦的表現也同樣受碳水化合物的影響,因大腦只用血中的葡萄糖作為能源,如果血糖過低,腦細胞就會因為能源不足而失去功能。(例如:全谷類、五谷根莖類、豆類等等)。 3.油(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) 胎兒腦部60%是脂肪結構,而不飽和脂肪酸,是幫助胎兒腦細胞膜發育及形成腦細胞、腦神經維纖與視網膜的重要營養素,因此孕婦及幼兒平時應適量食用魚油、亞麻仁油、大豆油、南瓜子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。此所指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為必需脂肪酸(亞麻油酸、次亞麻油酸)及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、AA(花生油酸)。 大家都了解DHA、AA的好處,但卻忽略到另一種油對人體的傷害。飽和脂肪酸(動物油、豬油)會對心造血管造成傷害,但若因被飽和脂肪嚇到而轉向人造奶油、氫化油,反而是身體上更大的殺手。許多的醫學研究發現,反式脂肪對人體及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更勝于飽和脂肪。 反式脂肪(transfat)可能叫轉化脂肪、氫化植物油(hydrogenated oil)、氫化棕櫚油(hydrogenated palm oil)、植物乳化油(Vegetable shortenings)或植物酥油等,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避免攝取的。許多食品公司、速食業者、餐廳、早餐店等等,可能會使用到反式脂肪,另外需油炸、烘烤、酥制的食物,如:炸雞、薯條、餅干、洋芋片、微波加熱爆米花等,常見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。 4.卵磷脂 磷脂質與細胞膜的生成有關,且含膽鹼,是一種幫助人體制造腦部神經訊息傳導物質(乙醯膽鹼)重要成份。攝取豐富的卵磷脂,幫助腦髓的發育,提高腦部活動的效率。(例如:黃豆及其制品、蛋黃、全麥、硬殼果類等食物) 維生素B群有助腦部對醣類的利用,并幫助熱量代謝順暢及維持髓鞘的完整性。若維生素B群攝取不足或不均衡,會影響思維能力與學習效率。(如:堅果類、豆類、全谷類、奶制品、內臟、胚牙等);葉酸及維生素B12是重要的造血元素,如果嚴重缺乏、不足會產生惡性貧血,造成神經系統(包含腦神經)嚴重的損害,進而影響大腦機能的正常運作。(例如:牛奶、雞蛋、深綠色蔬菜、肝臟、蛋黃、黃豆制品等食物) 6.維生素C 維生素C是促進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,及在小腸中協助鐵的吸收不可或缺的角色,它可幫助腦神經正常運轉,使腦細胞組織更堅固,若缺乏時會使神經疲乏,進而影響智力的發展。(例如:蔬菜、水果提供較多的維生素C,柑橘類及其果汁、芭樂、草莓、瓜類、硬化甘藍、花椰菜、青椒、蕃茄、馬鈴薯等) 7.維生素E 維生素E具有抗老化功能,可預防血中氧化脂質的形成,使腦部血管常保血流暢通,可讓腦筋靈活、清醒。(例如: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為植物油、小麥胚芽油,其他堅果類、豆類、全谷類也有) 8.鐵 鐵質幫助神經傳導,若缺乏鐵質會讓妨礙兒童課業表現,嚴重時也可能智能不足。研究顯示鐵增加時,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好,相對的學習也會更好。但是鐵劑不易被身體吸收,并且攝取過多反而妨礙鈣質的吸收,因此最好從天然食物攝取,若同時攝取維生素C的話可以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。(例如:肉類、蛋類、豆腐、深綠色蔬菜、葡萄干、紅豆等) 9.鈣 鈣不只對骨骼有用,對大腦也是有用,因為鈣在神經無間扮演聯系的角色,所以鈣質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也很重要。建議在熬煮排骨湯的同時加入少許的醋,可以加速排骨中鈣質的釋出;烹調時也可多利用奶制品,例如蒸蛋時,用牛奶取代水,口味可以更加滑嫩。(例如:小魚干、大骨湯、奶類及奶品等) 10.鋅 鋅元素與智力發展密不可分,因此多吃牡蠣、鯖魚、動物肝臟、花生、黃豆等含鋅之食物,將有助于腦部的發育。 11.牛磺酸 牛磺酸可降低血中壞的膽固醇,提高腦部機能。(例如:貝類、烏賊、章魚等海鮮類食物) 12.其他 自由基促成疾病及老化,也會促成腦細胞上的脂肪過氧化,加速腦細胞退化,平日可多攝取些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營養素,幫助消除自由基,避免及減少對身體的危害(例如:硒、β胡蘿卜素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B2、鋅等)。另外,壓力、酗酒、飲食不均衡、輻射線、吸煙等都會產生自由基,進而傷害細胞,引起疾病、加速老化。 基本飲食原則要遵守 當然,在懷孕的整個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要營養均衡,而且有一些基本的飲食原則應該一直堅持: 要多吃的六種食品: 一、全麥制品,包括麥片粥、全麥餅干、全麥面包等。特別是北方的孕婦,把早餐的燒餅、油條換成麥片粥很有必要。麥片可以使你保持較充沛的精力,還能降低體內膽固醇的水平。天然的、沒有任何糖類或其他添加成分在里面的麥片最好。全麥餅干類的小零食,細細咀嚼能夠非常有效地緩解孕吐反應;全麥面包可以提供豐富的鐵和鋅。 二、奶、豆制品。孕婦每天應該攝取大約1000毫克的鈣,只要3杯脫脂牛奶就可以滿足這種需求。酸奶也富含鈣,還有蛋白質,有助于胃腸道健康。有些孕婦有素食的習慣,為了獲得足夠的蛋白質,就只能從豆制品獲得孕期所需的營養。 三、水果。水果種類很多,經濟而又實惠的柑橘,盡管90%都是水分,但富含維生素C、葉酸和大量的纖維,可以幫助孕婦保持體力,防止因缺水造成的疲勞。香蕉能很快地提供能量,幫助孕婦克服疲勞。如果你的孕吐很嚴重,吃香蕉則較為容易為自己的胃所接受。 四、瘦肉。因為瘦肉富含鐵,并且易于被人體吸收。懷孕時孕婦血液總量會增加,為的是保證供給胎兒足夠的營養,因此孕婦對鐵的需要就會成倍地增加。如果體內儲存的鐵不足,孕婦會感到極易疲勞,通過飲食特別是瘦肉補充足夠的鐵就極為重要。 五、蔬菜。深顏色的萵苣維生素含量高,甘藍是很好的鈣來源。對于菠菜,曾有人認為含有豐富的鐵質,被當作孕期可預防貧血的蔬菜之一。但最近專家提出菠菜中含鐵并不多,而含有大量影響鋅、鈣的吸收的草酸,所以不要多吃菠菜。花椰菜富含鈣和葉酸,有大量的纖維和抵抗疾病的抗氧化劑,還有助于其他綠色蔬菜中鐵的吸收。 六、干果。花生之類的堅果,含有有益于心臟健康的不飽和脂肪。但是因為堅果的熱量和脂肪含量比較高,因此每天應控制攝入量在30克左右。杏脯、干櫻桃、酸角等干果,方便、味美又可以隨身攜帶,可隨時滿足孕婦想吃甜食的欲望。 研究證實,懷孕5個月后,胎寶貝的大腦逐漸開始形成。如果在這一階段多吃一些健腦食品,多吃蓮子、葡萄干、鵪鶉等,這些孕期飲食都會幫助促進胎寶貝的大腦發育。 胎兒益智的菜譜: 1.龍眼蓮子粥 原料:龍眼肉15-30克,蓮子15-30克,紅棗5-10個,糯米30-60克,白糖適量。 制作:先將蓮子去心,紅棗去核,洗凈糯米;糯米放入鍋內,加清水用微火煮;粥快熟時,把龍眼肉、蓮子、紅棗放入,并煮沸一會兒;然后加糖即成。 愛心小提醒:此佳肴具有養心益智、開胃健脾的作用,可以做孕婦的早餐。 2.炒鵪鶉肉片 原料:鵪鶉肉100克,冬筍10克,水發口蘑5克,黃瓜15克,雞蛋清半個,豆粉、精鹽、料酒、花椒、醬油、味精等少許。 制作:將鵪鶉肉切成薄片,用蛋清和水、豆粉拌勻;冬筍、口蘑、黃瓜切成片;炒勺內放入豬油,熱至五成時,放入鵪鶉肉片,炒熟,用漏勺撈出;在炒勺內放入湯、加入精鹽、料酒、花椒、醬油、冬筍、口蘑、黃瓜和炒熟的鵪鶉肉片,燒開后去掉浮沫,放入味精即成。 營養小秘訣:鵪鶉肉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營養腦細胞,孕婦食用后對胎寶貝的大腦發育非常有利。 3.油炸葡萄干 原料:葡萄干50克,面粉50克,雞蛋4個,牛奶25克,蜂蜜15克,白糖10克,發酵粉少許,花生油適量。 制作:先將葡萄干洗凈,放入鍋里,在鍋里加入適量水后放入白糖,用中火燒開,撈出葡萄干并瀝干水分;將雞蛋打入碗里,把蛋清和蛋黃分開,蛋清用筷子打成泡沫;將蛋黃放入碗里,加入牛奶、面粉、發酵粉攪成糊,放入葡萄干,再放入打好的蛋清拌勻,用小勺分成5小份,分別放入油鍋里炸熟,撈出后裝盤,吃時淋上蜂蜜即可。 愛心小提醒:此佳肴是多種健腦食物合用,孕婦常吃對胎寶貝的大腦發育十分有益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 另外,吃蛋黃豬肝對胎兒大腦也有益 蛋黃、動物肝臟及肉類,由于其膽固醇含量高,一直是人們所“嫌棄”的食物。而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,這些食物中所含的膽堿可能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益。科學家在大鼠實驗中發現,雌鼠如果在孕期補充膽堿,所產后代記憶力好,學習事物快,并且在老年階段,記憶力衰減程度比較輕微。 據英國《新科學家》網站報道,北卡羅來納州迪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相信,他們的這一發現可以適用于人,而且有望幫助防止與老齡有關的記憶力衰退。 膽堿是一種維生素B復合物,目前女性通常攝入多少膽堿還不清楚。實驗中,懷孕大鼠適量補充膽堿沒發現有副作用。 大鼠妊娠期為21天,研究人員讓懷孕雌鼠連續6天增加膽堿的攝入,攝入量是正常情況的3至4倍,攝入時間段大致相當于人類孕期第三個3月期的開始階段。當這些雌鼠所產的幼鼠長大成年后,科學家從解剖學和生理學兩方面研究了它們的大腦,尤其研究了對學習至關重要的大腦海馬區。科學家發現,與胎兒期沒有額外攝取膽堿的大鼠相比,這些鼠的腦神經細胞明顯大得多,并且有更多專管接收外來信號的枝杈。這些鼠的腦神經細胞對外來刺激反應快,反應的持續時間長。 目前,科學家還不能確切了解膽堿改善大腦能力的機理。膽堿是已知在胚胎發育階段能幫助生成細胞膜的物質之一。另外,研究發現,膽堿能夠給一種名為CDKN-3的重要基因添加一種甲基,使該基因喪失其在大腦記憶區抑制細胞分裂的作用。 其他熱點文章鏈接: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